top of page
Search


我們需要 酵素 嗎❓
我們需要 酵素 嗎❓ 在思考我們是否需要酵素前,應該先探討為什麼我們需要補充酵素呢?明明我們的身體就可以製造酵素,為什麼還需要補充酵素呢? 其實這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比方說:早上趕著上班,握在左手裡的飯糰只能在5分鐘內吃完,一吞發現太乾,右手的豆漿隨之大口喝下,最後的一口...

首選編輯群
Oct 5, 20204 min read


酵素 益生菌的協同作用
酵素 酵素是什麼, 酵素有什麼功效 在買酵素前,不妨先做點功課了解酵素到底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吧! 酵素是??? 大家努力回想一下國中生物課的內容,一句話就能理解。「嘴裡含的棉花糖(被口水)融化了」: 由於口水裡有「#澱粉分解酶」,酶就等於酵素,而棉花糖屬於澱粉,所以棉花糖就被...

首選編輯群
Sep 29, 20202 min read


多種消化酶,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你知道嗎? 多元的消化酵素,可以吸收到越豐富、完整的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人體消化系統的工作在於分解食物,並吸收食物中的養分供人體細胞使用。 如果胃腸道沒有進行消化作用,那麼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就無法到達細胞,當細胞缺乏需要的能量、營養素,可想而知人體就會開始出現不舒服...

首選編輯群
Sep 28, 20202 min read


Enzyme酶是甚麼?
Enzyme酶是甚麼? 酶可以加速食物分解,幫助營養素釋放,讓食物中的營養素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扮演著加速或調節身體的生物化學作用。 判斷Enzyme酶的效力,要看活性單位,只看添加量是不夠的, 以下簡單說明幾種對人體有幫助的消化酶。...

首選編輯群
Sep 27, 20202 min read


食品順利在目標市場銷售的重點
食品不符合目標市場規定,無法順利在目標市場上架銷售,最常見的情況為 1.文件與產品不一致。 2.檔案準備不齊全。 針對上述兩點,又可細分為下列幾個情形: 1.產品的所有成分都是目標市場允許使用的嗎? 2.使用的成分,安全性是否明確?...

法規編輯群
Sep 25, 20201 min read
阿勃勒果實即將不能作為食品原料
產品含有阿勃勒萃取物的業者,請特別注意, 台灣衛服部已發布公告,阿勃勒萃取物即將不能再作為食品原料。 「阿勃勒(又名臘腸樹) (學名:Cassia fistula)」 阿勃勒果實所含活性成分主要為羥基蒽類衍生物(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

法規編輯群
Sep 7, 20201 min read


你知道嗎?貨物樣品價格12000以下免徵關稅
台灣的規定,貨物完稅價格2,000以上,即須加徵關稅。2000元,這個金額非常容易達到。 但是,當我們對某個產品有興趣,很容易因為輸入樣品,在評估產品潛力期間,就要付出許多關稅。 你知道嗎?貨物樣品、廣告品,完稅價格12,000以下免徵關稅,別讓自己的權益損失了。

法規編輯群
Aug 13, 20201 min read


食品品名不得標示「健康」字樣,自2022年07.01.開始實施
食品品名不得標示「健康」字樣,自2022年07.01.開始實施 為避免消費者因食品品名標 示「健康」字樣,而對該食品有較為健康之想像,除依 「健康食品管理法」取得許可證之健康食品外,食品品名不得標示「健康」字樣,但取得許可之健康食品,不在此限。

法規編輯群
Aug 13, 20201 min read


化妝品、保養品、身體清潔用品,請謹慎宣稱
化妝品、身體清潔用品、保養品,如果產品廣告宣稱涉及誇大不實,過去的法規規定,頂多只罰5萬元,品牌業者們注意了!新制度不同了。 2019年7月1日起,如今增加到4萬~20萬,如果宣稱有療效,更能罰60萬~500萬。 例如:「假如洗髮精標榜可以活化毛囊,TFDA會認定是虛偽誇大...

法規編輯群
Feb 12, 20201 min read


留意產品標示,穩固品牌信譽
產品標示不符,損失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多年經營的品牌商譽,不僅面臨產品下架,還可依法開罰,不可不慎。 食藥署表示,未來食品或飲料,凡標示「微甜」、「不甜」者,都得符合「微糖」、「無糖」規定。 微糖飲品每100毫升含糖量不可超過2.5公克、食品每100公克含糖量不可超過5公克;...

法規編輯群
Feb 12, 20201 min read


網路上買醫療器才要注意什麼?
現在網路購物非常方便,滑開手機手指點點,貨比三家找到最經濟實惠的寶貝, 不論貨到付款還是超商取貨,買東西不用四處奔波。 為了自己的保障,不論是網路上還是到店面, 購買[醫療器材]要注意什麼? 1.店家必須是[藥局或藥商]。...

法規編輯群
Dec 6, 20191 min read


醫療器材需要經過核准才能輸入嗎?
沒有經過核准,就輸入醫療器材,會受到甚麼處罰? 藥事法第79條:查獲未經核准輸入之醫療器材,應即封存,並由直轄市或縣市衛生主管機關責令員進口商限期退運出口,屆期未能退貨者,沒入銷毀之。 藥事法第84條:未經核准擅自輸入醫療器材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0萬...

法規編輯群
Nov 28, 20191 min read


自己要吃的藥,要帶處方簽,藥量不超過6個月。
自己要吃的藥,要帶處方簽,藥量不超過6個月。 1. 旅客或隨交通工具服務人員攜帶自用之藥物,不得供非自用之用途。 2. 旅客或隨交通工具服務人員攜帶之管制藥品,須憑醫療院所之醫師處方箋(或出具之證明文件),並以治療其本人疾病者為限,其攜帶量不得超過該醫師處方箋(或出具之證明...

法規編輯群
Nov 28, 20191 min read


攜帶含藥化妝品自用,每種不超過12瓶,合計不超過36瓶
針對特定用途化粧品(原含藥化粧品),如染、燙髮劑、防曬、美白等產品, 倘民眾欲輸入應申請查驗登記之特定用途化粧品供個人自用,每種至多12瓶(盒、罐、包、袋,以原包裝為限),合計不超過36瓶(盒、罐、包、袋,以原包裝為限)者,得免申請查驗登記,但不得供應、販賣、公開陳列、提供...

法規編輯群
Jul 11, 20191 min read


保健產品,帶多少不用申報?
海關提醒,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非供販賣且金額、數量符合下列條件者,得免申請輸入查驗: 供個人自用之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含錠狀、膠囊狀食品):價值在1,000美元以下,且重量在6公斤以內(以單一項次之價格及數量計),而錠狀、膠囊狀食品,每種至多12瓶(盒、罐、包、袋),合計不超...

法規編輯群
Jul 11, 20191 min read


輸入錠狀膠囊狀食品,申請步驟與準備資料
輸入錠狀膠囊狀食品輸入臺灣之前,必須確認產品是否符合各項法規規範,取得查驗登記許可資格後,才能合法輸入臺灣,申請資料有很多法規與細節皆須注意,若有遺漏又無法即時補件,常常造成產品許可證申請失敗,市場布局延宕,錯失先機。 提出申請前皆須詳加確認,未依規定檢附所述資料或不符登記...

法規編輯群
Jun 28, 20191 min read


申請食品查驗登記,需要準備的資料與常見駁回原因
食品原料分為以下幾類,準備審查資料,必須同時符合所有要求與細節 1. 一般傳統食材 2. 可供食品使用原料 3. 可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 4. 食品添加物 5. 非傳統性食品原料 6. 其他 非傳統性食品原料需要申請,通過審查才能合法使用 申請食品查驗登記,常見駁回原因 1....

法規編輯群
Jun 28, 20191 min read
bottom of page